关键词: 教师资格证
            扫码添加专属备考顾问
▪ 0元领取考点真题礼包
▪ 获取1对1备考指导
三、试卷结构
| 
					 模 块  | 
				
					 比 例  | 
				
					 题 型  | 
			
| 
					 学科知识与能力  | 
				
					 51%  | 
				
					 单项选择题 简 答 题 材料分析题  | 
			
| 
					 教学设计  | 
				
					 21%  | 
				
					 简 答 题 教学设计题  | 
			
| 
					 教学实施  | 
				
					 17%  | 
				
					 简 答 题 材料分析题  | 
			
| 
					 教学评价  | 
				
					 11%  | 
				
					 材料分析题  | 
			
| 
					 合 计  | 
				
					 100%  | 
				
					 单 项 选 择 题 :约33% 非 选 择 题 :约67%  | 
			
四、题型示例
1.单项选择题
(1)下列关于唐代长安城的表述,正确的是
A.大街小巷店铺林立 B.夜市人流如潮
C.街道布局很不整齐 D.国际性的大都市
(2)新课程高中历史教材的编写体例是
A.通史体例 B.专题史体例
C.史话体例 D.纪传体例
2.简答题
(1)简述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对能力目标的要求。
(2)历史教学中的学法指导主要有哪些内容?
3.材料分析题
(1)根据材料,回答问题。
19世纪中叶,日本经过明治维新,建立起中央集权的近代天皇制国家。明治政府大力推进现代化,兴办工业企业,80年代中期开始工业革命。在各种因素作用下,日本走上军国主义道路,建立了装备精良的近代军队,确立了对外侵略扩张的“大陆政策”,企图吞并中国、朝鲜等周边大陆国家。1887年,参谋本部制定了《清国征讨方略》。日本一面扩军,一面派出大批间谍赴中、朝活动,在甲午战争前绘成了包括朝鲜和中国辽东半岛、山东半岛和渤海沿岸的每一座小丘、每一条道路和河流的详图。(摘编自《日本大陆政策史》)
问题:
①材料从哪几个方面反映了甲午战争前的日本情况?
②如果将该材料用于中日甲午战争一课的教学,可以说明哪些问题?试举一例加以解释。
(2)下面是某教师关于美国内战一课的教学过程描述表。
| 
					 教学环节与内容  | 
				
					 课堂活动  | 
				
					 所用时间  | 
			
| 
					 复习旧课,导入新课  | 
				
					 提问,陈述  | 
				
					 2′  | 
			
| 
					 美国的领土扩张  | 
				
					 动画演示  | 
				
					 1′20〞  | 
			
| 
					 美国的西进运动  | 
				
					 图片展示,引导提问  | 
				
					 3′20〞  | 
			
| 
					 美国内战的原因  | 
				
					 小组讨论,陈述与总结  | 
				
					 12′30〞  | 
			
| 
					 内战前的南北比较,北强南弱  | 
				
					 提问与播放录像  | 
				
					 4′15〞  | 
			
| 
					 初期南胜北败的原因  | 
				
					 提问,分析  | 
				
					 1'54〞  | 
			
| 
					 《宅地法》、《解放黑人奴隶宣言》  | 
				
					 内容展示  | 
				
					 36〞  | 
			
| 
					 美国内战的胜利  | 
				
					 图片展示  | 
				
					 2'30〞  | 
			
| 
					 独立战争与南北内战的比较  | 
				
					 小组讨论  | 
				
					 5'02〞  | 
			
| 
					 美国两次战争在背景、性质、作用和结果等方面的异同点  | 
				
					 教师提问,总结  | 
				
					 3'  | 
			
| 
					 学习本课的体会和启示  | 
				
					 小组讨论与回答  | 
				
					 4'10〞  | 
			
| 
					 思考题:我国的台湾问题该如何解决?  | 
				
					 在《回家》的音乐声中下课  | 
				
					 40〞  | 
			
问题:
①你认为本课的教学内容及环节设计存在哪些问题?
②请写出你的改进建议。
4.教学设计题
以下是某版本历史教材中有关西周宗法制的叙述。
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,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、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,西周实行了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的宗法制。
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、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。它规定:周王称为天子,王位由嫡长子继承,为大宗;其他儿子分封为诸侯,他们对天子来说是小宗,但在自己的领地内却是大宗。诸侯的爵位,也只有嫡长子才能继承,其他儿子领有封地称为卿大夫。卿大夫对诸侯来说是小宗,但在自己的领地内却是大宗。卿大夫与士的关系,以此类推。大宗可以命令和约束小宗,小宗须服从大宗。周天子是天下的大宗,也是政治上的高领袖。
问题:
(1)设计出西周宗法制的教学图示。
(2)根据上述材料设计三个课堂提问。
                2025年教资上岸大本营
扫码进群,备考路上不孤独
互帮互助,共同上岸
登录下载附件
微信扫码登录下载附件
二维码失效
请点击刷新
(c)2008-2025 招教网 ©版权所有